永兴感知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效蓝光LED成就了高亮节能白光光源

[复制链接]

1785

主题

1791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54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16:4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LEDs)是基于半导体元件的窄带光源,发光波长范围从红外到紫外。第一个LEDs的研发于1950s和1960s年代就在几个实验室进行,发光波长为红外到绿光不等。但是,蓝光LEDs的研发却非常艰难,又用了30多年才实现,其中需要研究高质量晶体的生长技术、宽带隙半导体的p型掺杂控制技术,而这些技术只有在1980s末期在GaN体系上得以实现。另外,高效蓝光LED的研发也需要制备出具有不同组成的GaN基合金,并需要将之集成为异质结和量子阱类的多层结构。
高效白光LEDs的发明成就了照明用白色光源。荧光材料受蓝光LED照射激发,会发出绿、红谱段的光,它们与蓝光合并后看起来就是白光。另外,具有不同互补色(红/绿/蓝)的几个LEDs一起用也可以形成白光。以上两种技术被用在当今的高效电致发光白光光源中。这些光源具有很长的寿命,已经在通用照明领域被用以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因为照明用电占整个电能消耗的20-30%,而这些新型白光光源耗费的电能仅仅是普通灯泡的1/10,所以使用高效蓝光LEDs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这一发明将造福人类。
因此,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效蓝光LEDs的发明者:I.Akasaki、H.Amano和S.Nakamura。
一、早期历史(序号为中译者所加,下同(译者注))
第一例用固体器件电致发光的报道源自任职于MarconiElectronics的H.J.Round,时间为1907年[1]。他在SiC晶体上的两个触点间施加电压,在低电压时观察到黄光发射,高压下却观察到了多种颜色发射。前苏联的O.Losev(1903-1942),一位器件物理学奖,于1920s至1930s期间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有关SiC电致发光的文章[2]。这些研究先于现代固态材料电子结构理论的建立。
半导体物理和p-n结研究的进展(1940s时期—1940s指20世纪40年代,下同(译者注)),成就了194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BellTelephoneLaboratories)的晶体管伟大发明,Shockley、Bardeen和Brattain分享了1956年诺贝尔奖。研究者也开始意识到p-n结也能用做发光器件!1951年,任职于美国SignalCorpsEngineering实验室的K.Lehovec等[3]就据此解释了前述SiC电致发光现象:载流子注入结区后电子和空穴复合后发光。但是,实测的光子能量要低于SiC的能隙,他们认为此复合过程可能是杂质或晶格缺陷主导的过程。1955年,用其他几种III-V化合物也观察到了载流子注入电致发光现象[4,5]。1955-1956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J.R.Haynes发现Ge和Si电致发光现象的机制也是p-n结区中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所致[6](如图1)。

图1.p-n结发光的原理示意图。p-n结施加正向偏压后,电子沿n到p的方向注入,空穴以相反方向注入,电子和空穴复合发光(自发发光)。LED发光效率要高,很重要的一点是所用的半导体材料为直接带隙型;间接带隙型LED发光效率不高的原因是需要光子辅助复合这一过程。LED器件的量子效率等于比值:(发射光子数)/(给定时间内接触结区中注入电子数)。
红外LEDs
随后,基于GaAs的高效p-n结的制备技术进展迅速。GaAs的优势在于其直接带隙特性—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不需要光子辅助就能进行。GaAs的带隙为1.4eV,相应发光波长在红外区。1962年夏,研究者观察到了GaAs的p-n结发光[7]。数月后,液氮温区(77K)的GaAs激光在三个研究组独立且几乎同时地实现,他们是美国的的GeneralElectric,IBM和MITLincoln实验室[8-10]。不过,激光二极管的广泛应用还要几年的时间。后来的激光二极管之所以能在室温下连续工作,需要提升对载流子的约束并降低损耗,而这些要归功于异质结构(Z.I.Alferov和H.Kroemer的相关研究获2000年诺贝尔奖)以及稍后量子阱的发展。
可见光LEDs
紧随1950s末期的实验研究[11],基于GaP(间接带隙为2.2eV)的高效LEDs的研究在三个研究组并行地开展,他们是德国PhilipsCentral实验室(H.G.Grimmeiss)、英国ServicesElectronics实验室(SERL)(J.W.Allen)和美国Bell电话实验室(M.Gershenzon)[12-14]。他们的研究目的各异,包括通讯、发光、电视、电子设备指示灯和电话等。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掺杂(例如Zn-O或N),他们获得了红光到绿光的不同发光波长。1960s后期,几个国家的不少厂家生产基于GaP的红光和绿光LEDs。
基于Ga、As和P(GaPxAs1-x)的混合晶体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因为能获得的发光波长比GaAs基的要低:x
二、蓝光LEDs的早期工作
实现蓝光发射的历程要艰难的多。早期研究者曾尝试了高间接带隙的ZnSe和SiC,但并没有实现高效发光。成就蓝光LEDs的材料是GaN(GalliumNitride,氮化镓)!!!
GaN是一种III-V型半导体,属纤锌矿结构。GaN能在蓝宝石(Al2O3)或SiC衬底上生长,尽管其与衬底的晶格常数不同。GaN也能通过掺杂来改性,如掺Si后为n型半导体,掺Mg后为p型半导体。但掺杂会干扰晶体的生长过程,使之易碎。一般而言,GaN晶体中的缺陷赋予晶体良好的电子迁移率,也就是说,未掺杂的GaN是天然的n型半导体。GaN的直接带隙为3.4eV,相应发光波长在紫外区。
1950s末期,PhilipsResearch实验室已经开始认真研究基于GaN的新发光技术的可行性,尽管那时GaN的带隙才刚刚被测定。H.G.Grimmeiss和H.Koelmans用不同的激活剂,实现了基于GaN的宽光谱段高效光致发光,据此他们申请了一项专利[16]。然而,当时GaN晶体的生长非常难,只能得到粉末状的小晶体,这样是无法制备p-n结的。Philips的研究者决定还是集中力量研究GaP体系(如前述)。
1960s末期,GaN晶体生长已经可以籍HVPE技术(HydrideVapourPhaseEpitaxy,氢化物气相外延)在衬底上沉积来实现了[17]!美国[18,19]、日本[20]和欧洲[21]的数个实验室,均在研究GaN的生长和掺杂技术,以期实现蓝光LEDs。但是,材料方面的几个问题看起来还是难以逾越——表面粗糙度没法控制,HVPE生长用材料被过渡金属杂质污染,用作p型掺杂的原子被H钝化(H与受体掺杂原子形成配合物)。其中,当时无法理解H的作用机制。该领域的带头人J.I.Pankove在一篇1973年的综述中作了如下评述[22]:“尽管过去两年GaN的研究有不少进展,该领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GaN技术的主要目标应该定位于(1)无应变单晶的合成制备,(2)浅能级受体原子的高浓度掺杂”(以提供有效的p型掺杂)。由于进展不顺利,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再次停滞不前!
三、新的生长技术
1970s年代,涌现出MBE(MolecularBeamEpitaxy,分子束外延)[23]和MOVPE(MetalorganicVapourPhaseEpitaxy,金属有机气相外延)这样新的晶体生长技术[24]。研究者开始用这些技术生长GaN[25]。早在1974年,IsamuAkasaki开始研究GaN,当时他任职于东京的MatsushitaResearch研究所。1981年,他开始担任名古屋大学的教授,并与HiroshiAmano等一起继续GaN的研究。直到1986年,他们用MOVPE技术才获得了晶体质量高、光学特性好的GaN[26]。取得这一突破的背后是长期系列的实验和观察的积累。薄层(30nm)多晶AlN先在蓝宝石衬底上低温(500°C)行核,然后被加热到GaN的生长温度(1000°C)。加热过程中,AlN层演化为具有细晶粒和择优取向(也是GaN后续生长方向)的组织结构。生长的GaN晶体中,位错密度开始高,但随厚度达到几微米后迅速降低。实现GaN的高表面质量,对LED器件制备后续步骤中的薄多层结构的生长非常重要。终于,他们首次得到了高质量的器件级GaN(如图2a所示)!另外,他们也能生长n型掺杂本底浓度很低的GaN晶体。任职于日亚化学公司(NichiaChemicalCorporation,当时是日本的一家小型化学公司)的ShujiNakamura后来也开发出一种类似的技术,即用低温生长的薄层GaN替换AlN[28]。

图2.a)蓝宝石衬底上AlN缓冲层法生长GaN[27]。b)Mg掺杂GaN的电阻率随退火温度的变化曲线[32]。
四、GaN的掺杂
制备GaN的p-n结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难于可控地实现GaN的p型掺杂。1980s末期,Amano、Akasaki等取得了一项重要发现:他们注意到用扫描电镜观测Zn掺杂的GaN(Zn-dopedGaN)时,发光量得以增加[29],表明此时p型掺杂效果更好!同样,Mg掺杂的GaN(Mg-dopedGaN)经低能电子辐照后,p型掺杂效果也有提升[30]。这一重要突破扫清了GaN的p-n结研究的障碍!!!
Nakamura等[31]在几年后解释了电子辐照效应的机理:Mg或Zn等受体掺杂原子与H形成配合物而被钝化,而电子束的则能解离这些配合物,从而活化了被钝化的掺杂原子。Nakamura发现即便简单的热处理(退火)也能有效活化Mg受体掺杂!H中和掺杂原子的效应在此前的文献中也有报道(对其它材料体系),如Pankove[32]、G.F.NeumarkRothschild[33]及其他研究者。
制备高效蓝光LEDs的关键一步是合金(AlGaN和InGaN体系)的生长和p型掺杂,这些是制备异质结所必需的条件。1990s初期,Akasaki研究组和Nakamura研究组[34,35]成功制备出了此类异质结。
五、双异质结构构和量子阱
红外LEDs和激光二极管的研究已经表明:异质结和量子阱是实现高效率的保障。在异质结和量子阱中,电子和空穴被注入到极小空间内,其内的复合过程更高效、损耗小。Akasaki等研发出基于AlGaN/GaN的异质结构[36,37],Nakamura则利用InGaN/GaN组合、InGaN/AlGaN组合来制备异质结、量子阱和多量子阱,并大获成功[38]。1994年,基于InGaN/AlGaN双异质结,Nakamura等实现了2.7%的量子效率(如图3)[39]!籍此重要突破,高效蓝光LEDs的研发和应用的道路终于畅通了!两个研究组继续研发蓝光LEDs,目标是更高效、多样化和广泛应用。两个研究组在1995-1996均实现了基于GaN的蓝光激光[40,41]。

图3.基于InGaN/AlGaN双异质结蓝光LED的结构示意图[39]。
六、历史发展总结(本节标题为译者所加(译者注))
现今的高效GaN基LEDs确实源自不同领域的长时间积累和多项相关突破,包括基本材料物理和晶体生长领域的突破、先进异质结构设计相关的器件物理领域的突破,以及出光率优化设计相关的光学物理领域的突破。有关蓝/绿/红和“白”光LEDs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总结如下图4。

图4.商业LEDs演进的历史[42]。PC-White表示磷转换白光,DH表示双异质结构。纵轴的wallplug效率是(输出出射光功率/输入电功率)这一比值。
七、LEDs的应用
照明技术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即从使用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过渡到使用LEDs的革命。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了白炽灯泡,其效率仅约16lm/W,也就是说电转化为光能的效率仅有约4%(流明(lumen,lm)是表征光通量的单位,已经将人眼的光谱响应考虑在内)。P.CooperHewitt在1900年发明了荧光灯管(含水银),其效率达70lm/W。与上述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相比,目前白光LEDs的效率已经达到了300lm/W,也就是说其wallplug效率超过了50%!
照明用白光LEDs通常是利用高效蓝光LEDs激发荧光材料将蓝光转换为白光。高质量LEDs具有很长的寿命(100000小时),也越来越便宜,因此其市场正呈爆发式增长。不久的将来,三色LEDs或许会取代目前的蓝光LED+磷组合来实现高效照明。这一技术将实现光颜色组成的动态控制。
用LEDs取代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将极大地缩减照明用耗电量。因为照明用电占整个工业经济耗电量的20-30%,各国正大力推广用LEDs取代传统照明技术。
如今,GaN基LEDs是背光液晶显示(LCD)的主导技术,该技术正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器、电视屏幕等。蓝光和紫外光GaN基激光二极管正用于高密度DVD,推进了音乐、图片和电影的储存技术。展望未来,可能的应用将包括紫外光AlGaN/GaNLEDs用于水净化处理、紫外光杀灭细菌/病毒/微生物的DNA等。在电力供应不足或没有通电的地方,白天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储存在电池中,晚上从电池供电给白光LEDs实现照明。在这些地方,我们见证了从煤油灯到白光LEDs的直接过渡!!!
参考文献
1.H.J.Round,Electr.World,49,308(1907).
2.O.V.Losev,TelegrafiyaiTelefoniyabezProvodov44,485(1927)hil.Mag.6,1024(1928);Compt.RenduAcad.Sci.39,363(1940);USSRpatent12191(1929).
3.K.Lehovec,C.A.Accardo&E.Jamgochian,Phys.Rev.83,603(1951).
4.G.A.Wolff,R.A.Hebert&J.D.Broder,Phys.Rev.100,1144(1955).
5.R.Braunstein,Phys.Rev.99,1892(1955).
6.J.R.Haynes,Phys.Rev.98,1866(1955);J.R.Haynes&W.C.Westphal,Phys.Rev.101,1676(1956).
7.J.I.Pankove,Phys.Rev.Lett.9,283-285(1962);J.I.Pankove&J.E.Berkeyheiser,Proc.IRE,50,1976-1977(1962);R.J.Keyes&T.M.Quist,Proc.IRE,50,1822-1823(1962).
8.R.N.Hall,G.E.Fenner,J.D.Kingsley,T.J.Soltys&R.O.Carlson,Phys.Rev.Lett.9,366–368(1962).
9.M.I.Nathan,W.P.Dumke,G.Burns,F.H.Dill&G.Lasher,Appl.Phys.Lett.1,62–63(1962).
10.T.M.Quist,R.H.Redikeretal.,Appl.Phys.Lett.1,91(1962).
11.G.A.Wolff,R.A.Hebert&J.D.Broder,Phys.Rev.100,1144(1955);D.A.Holt,G.F.Alfrey&C.S.Wigglins,Nature181,109(1958).
12.H.G.Grimmeiss&H.Koelmans,Phys.Rev.123,1939(1961);H.G.Grimmeiss&H.Scholz,Phys.Lett.8,233(1964).
13.J.Starkiewicz&J.W.Allen,J.Phys.Chem.Solids23,881(1962).
14.M.Gershenzon&R.M.Mikulyak,J.Appl.Phys.32,1338(1961).
15.N.Holonyak&S.F.Bevacqua,Appl.Phys.Lett.1,82(1962).
16.H.G.GrimmeissandH.Koelmans,Z.f.Naturforsch.14a,264(1959);15,799(1960);H.G.Grimmeiss,H.Koelmans&I.B.Maak,Germanpatent,DBP1077330(1960).
17.H.P.Maruska&J.J.Tietjen,Appl.Phys.Lett.15,327(1969).
18.R.Dingle,D.D.Sell,S.E.Stokowski&M.Ilegems,Phys.Rev.B4,1211(1971).
19.J.IPankove,E.A.Miller,D.Richman&J.E.Berkeyheiser,J.Lumin.4,63,(1971);8,89(1973);H.P.Maruska,D.A.StevensonandJ.I.Pankove,Appl.Phys.Lett.22,303(1973).
20.M.Sano&M.Aoki,Jpn.J.Appl.Phys.15,1943(1976).
21.H.G.Grimmeiss&B.Monemar,J.Appl.Phys.41,4054(1970);B.Monemar,Phys.Rev.B10,676(1974).
22.J.IPankove,J.Lumin.7,114(1973).
23.A.Y.Cho&J.R.Arthur,Prog.SolidStateChem.10,157(1975).
24.H.M.Manasevit,F.M.Erdman&W.I.Simpson,J.Electrochem.Soc.118,1864(1971).
25.S.Yoshida,S.Misawa&S.Gonda,Appl.Phys.Lett.48,353(1956).
26.H.Amano,N.Sawaki,I.Akasaki&Y.Toyoda,Appl.Phys.Lett.48,353(1986).
27.K.Hiramatsuetal.,J.CrystalGrowth115,628(1991).
28.S.Nakamura,Jpn.J.Appl.Phys.30,L1705(1991);S.Nakamura,M.Senoh,&T.Mukai,Jpn.J.Appl.Phys.30,L1998(1991).
29.H.Amano,I.Akasaki,T.Kozawa,K.Hiramatsu,N.Sawaki,K.Ikeda&Y.Ishii,J.Lumin.40&41,121(1988).
30.H.Amano,M.Kito,K.Hiramatsu,&I.Akasaki,Jpn.J.Appl.Phys.28,L2112(1989).
31.S.Nakamura,N.Iwasa,M.Senoh,&T.Mukai,Jpn.J.Appl.Phys.31,1258(1992);S.Nakamura,T.Mukai,M.Senoh&N.Iwasa,Jpn.J.Appl.Phys.31,L139(1992).
32.J.I.Pankove,D.E.Carlson,J.E.Berkeyheiser&R.O.Wance,Phys.Rev.Lett.51,2224(1983).
33.G.F.NeumarkRothschild,USpatent5252499(1988).
34.H.Murakami,T.Asahi,H.Amano,K.Hiramatsu,N.Sawaki&I.Akasaki,J.CrystalGrowth115,648(1991).
35.S.Nakamura&T.Mukai,Jpn.J.Appl.Phys.31,L1457(1992).
36.K.Itoh,T.Kawamoto,H.Amano,K.Hiramatsu&I.Akasaki,Jpn.J.Appl.Phys.30,1924(1991).
37.I.Akasaki,H.Amano,K.Itoh,N.Koide&K.Manabe,Int.Phys.Conf.Ser.129,851(1992).
38.S.Nakamura,M.Senoh,&T.Mukai,Jpn.J.Appl.Phys.32,L8(1993);S.Nakamuraetal.,J.Appl.Phys.74,3911(1993).
39.S.Nakamura,T.Mukai&M.Senoh,Appl.Phys.Lett.64,1687(1994).
40.I.Akasaki,H.Amano,S.Sota,H.Sakai,T.Tanaka&M.Koike,Jpn.J.Appl.Phys.34,L1517(1995).
41.S.Nakamuraetal.,Jpn.J.Appl.Phys.35,L74(1996).
42.M.H.Crawfordetal.,“TowardSmartandUltra-EfficientMaterials,Devices,LampsandSystems”.
有关LEDs历史的更多资料:
E.FredSchubertightEmittingDiodes,2ndedition,(2006).
H.G.GrimmeissandJ.W.Allen,J.Non-crystallineSolids352,871(2006).
S.NakamuraandM.R.Krames,Proc.IEEE101,2211(2013).
R.D.DupuisandM.R.Krames,J.LightwaveTech.26,1154(2008).
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部编写,2014-10-7,中文翻译: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甘阳教授
(英文原文来源:"TheNobelPrizeinPhysics2014-AdvancedInformation".Nobelprize.org.NobelMediaAB2014.Web.7Oct2014.网址: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4/advance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永兴感知技术论坛 ( 京ICP备11042020号-1 )

GMT+8, 2024-11-29 05:22 , Processed in 0.042451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