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感知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红外热像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复制链接]

1785

主题

1791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54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16: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全球范围来看,红外热像仪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英勇,根据MaxtechInternation的报告,全球民用市场规模为30亿美元左右,未来几年年均增速为15%左右;军用市场规模为60亿左右,未来几年年均增速为7%左右。
  军用领域:
  由于红外技术能比较全面的满足军事应用上的各种需求,因而红外技术也是当今国内竞相发展的重点技术之一。
  目前我国军队中红外热像仪应用的相对较少,按照我国政府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我国军队的人员数量为230万人,如果未来我军10%的不对装备红外热像仪,则我军用红外热像仪市场容量就可达到23万套,以每套5万元(目前大部分军用红外热像仪实际售价远超过10万元)来计算,其市场需求量可达115亿元。
  民用领域:
  红外热像仪在我国应用于安防、消防、电力、建筑等行业领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市场空间将超过军用需求。
  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红外热像仪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甚至超过20%,预计2011年中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的需求量可达到9.95亿元。若考虑到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其实际的市场需求总量将可能超过这一预测。
  目前国内从事红外技术产品研制、生产和经营的单位约有400余家,初具规模的约有30余家。民用红外热像仪的供应商有十来家,但大部分企业研发实力弱,品牌影响力小,许多企业实际上是国外产品的代理商或者是系统集成商。
  国内从事红外材料、器件和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有:中电11所、兵器211所、8385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205所、航空612所、船舶717所等。大立科技、武汉高德和广州飒特等已成为国内红外民品产业的主力军。
  由于各种原因,国营单位在民用市场的份额约为5%,大立科技、武汉高德和广州飒特三家的市场占有率已在60%以上。中国红外热像仪产业用10年得时间从国外行业领先的FLIR、FLUKE等厂商抢回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初步实现了进口代替的产业目标。
目前,国产红外热像仪的产品性能已经基本接近进口产品,但由于品牌影响力等原因,价格只是进口产品的一半。
  红外热像仪的核心部件主要靠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总体技术、光学系统、后续电路、图像处理软件等方面。当然,人才、管理、市场也是竞争力的一部分。
  红外行业的市场特征:
  1.技术攻关难
  红外热像仪是由焦平面探测器、后续电路、图像处理软件三大部件组成,是集材料学、半导体技术、精密仪器、机械工程、光学系统、软件设计等尖端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因为红外热像仪目前还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其相关的技术资料扩散受严格控制,很难获取,这是导致国内相关技术落后,人才培养艰难的主要原因,从而使得国内科研机构一直难以在此行业取得重大突破。
  2.核心部件进口受限
  目前,红外热像仪的核心部件焦平面探测器仅有欧洲和北美、日本和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的企业具备产业化生产的能力,其核心技术输出被严格限制。目前国内所有焦平面探测器均来自国外,国内采购必须向所在国政府提出申请,并经政府审核同意后,签发出口许可证,相关企业方可和进口方签订产品购销协议。因此进入红外热像仪行业的企业在采购探测器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方可取得许可,程序较为繁琐而缓慢。
  3.产业化进程缓慢
  红外热像仪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品,研发难度大、周期长、产业化的难度高。例如,对于一个新的行业进入者而言,要成功开发出消防红外热像仪至少要5年左右的时间,而产品研发出来后,如何推向市场,需要更多营销渠道积累。因此,虽然国内部分科研院校掌握了红外热像仪的部分技术,并成功开发出产品,但由于未能成功地转化为商品,缺乏进一步改进、发展的机会,因此技术也未能及时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永兴感知技术论坛 ( 京ICP备11042020号-1 )

GMT+8, 2024-11-25 11:44 , Processed in 0.03909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